与往年同期相比,今年小麦夏收市场“可圈可点”之处不多,市场整体购销显得不温不火,小麦价格持续偏弱,导致麦价底部重心较上年同期大幅下移。
市场监测显示,截至9月下旬,全国主要粮油批发市场三等白麦交易均价为2327元/吨,较6月初的价格下跌124元/吨,较上年同期下跌182元/吨。
一、 夏收期间国内小麦市场行情回顾
今年夏收以来的小麦行情,市场的总体感觉是“不温不火”、“弱”字当头。由于各市场主体对小麦后市看淡,入市收购相对理性与谨慎。新小麦价格在经历了6月份的小幅上行后,7、8月份的价格持续弱势走低。9月份受“双节”带动及国家一再扩大托市收购范围的支撑,大部分地区小麦价格逐步止弱回稳,但往年市场阶段性上涨的行情并没出现。
分阶段看:
6月份:主产区新小麦陆续上市,各地小麦价格大多低开。但由于国家在部分主产区启动托市收购预案时间较早,新小麦收购价格在经历了短暂的低迷后价格不断回升。截至6 月底,江苏新沂地区新产普通白小麦进厂价2360 元/吨,安徽蚌埠地区新产普通白小麦进厂价2360 元/吨,河南新乡地区新产普通白小麦进厂价2440 元/吨,河北石家庄地区新产普通白小麦进厂价2460 元/吨,符合质量的小麦大多趋于国家最低收购价水平。
7-8月份:主产区小麦价格持续走弱,局部收购跌破托市价格。进入7月份以后,主产区新小麦市场购销活跃程度较6 月份有所降温,新麦收购进度整体较为缓慢。由于部分地区小麦质量偏差,大部分麦源难以进入托市范围,再加之市场收购较为谨慎,局部地区甚至还出现的“卖粮难”现象。截至8月底,河北石家庄地区普通小麦进厂价2380 元/吨,山东济南地区普通小麦进厂价2380 元/吨,河南郑州地区普通小麦进厂价2360 元/吨,江苏徐州地区普通小麦进厂价2360 元/吨,部分地区小麦价格较6月底的价格下跌了20-80元/吨。
9月份:小麦价格逐步止弱回稳,但往年“金九”的市场行情基本消失。进入9月份以后,随着“中秋”、“十一”双节的临近,再加之国家在收购后期一再扩大托市收购范围,主产区市场价格底部支撑增强,小麦价格逐步止弱回稳,但往年市场阶段性上涨的行情并没出现。截止9月底,河北石家庄地区普通小麦进厂价2380元/吨,河北衡水地区普通小麦进厂价2360元/吨,山东济南地区普通小麦进厂价2380元/吨,河南郑州地区普通小麦进厂价2360元/吨,江苏徐州地区普通小麦进厂价2360元/吨,主产区小麦价格基本止跌回稳。
二、 夏收期间国内小麦市场运行特点
在国家粮食供需进入新的周期以后,今夏小麦收购也呈现了新的特点。
一是市场购销始终显得不温不火。往年小麦夏收,市场各主体入市收购积极性较高,个别地区频繁出现抢粮现象。有的市场主体甚至认为,企业之间的竞争已不是市场的竞争,而是粮源的竞争,谁控制了粮源,谁就有有竞争的资本,收购热情高涨。但今年这种现象并没有出现,市场购销始终显得不温不火,局部地区还出现了卖难问题。
二是夏收期间小麦上涨空间受限。往年主产区小麦最低收购价预案启动后,各市场主体入市收购积极,新小麦收购价格在短时期内快速上涨,市场“跳跃式”行情屡见不鲜。而今年新小麦收购价格在经历了6月份的小幅上行后,7月下旬以来基本上在维持着稳中走弱的格局。
三是小麦收购市场化程度提高。今年新麦上市以来,无论是国家托市收购还市场收购积极性都不高。政策性收购与市场性收购虽也并存,但市场化收购作用在不断增加,优质优价取向、南北价格走势分化现象表现的相当突出。
四是新麦收购期限较往年明显拉长。往年小麦夏粮收购在7月中旬之前收购高峰就基本过去,而今年夏收由于市场活跃程度降低,小麦收购进度始终较为平缓,集中收购期限明显拉长。尽管今年小麦收购进度同比偏慢,但小麦收购一直没有停摆,加之国家一再扩大托市范围及南方麦区相继出台鼓励收购的政策,使得今夏小麦收购期限较往年明显拉长,集中收购期内小麦收购总量仍会处于一个较高的位置。据统计,截至9月20日,河南、江苏等9个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收购新产小麦6341万吨,比上年同期减少880万吨。虽然今年夏收小麦收购数量低于上年,但整体收购数量仍可达到政策执行以来的次高值(最高值为2014年)。
五是临储小麦拍卖对市场影响降至低点。今年夏收期间,虽然国家临储小麦竞价销售始终进行,成交却异常惨淡,成交率基本处于历史低点。主要的原因是新麦正处于上市时期,且价格相对校低,用粮企业偏向新麦,对陈麦购销形成一定冲击。如目前市场上三级标准品小麦的到厂价格多在1.16-1.18元/斤,而临储小麦的交易底价为1.23元/斤,如果加上出库费、运输费和其他杂费,到厂价格将更高,巨大的差价使得用粮企业对临储交易很少问津。
三、稳为主流仍将是后期小麦市场主基调
虽然今年夏收小麦市场化程度提高,但政策的“轴心”作用并没有改变,市场仍基本处于“政策市”的格局之下,当前最低收购价基本上仍是市场收购的顶部价格。笔者认为,由于后期市场整体供需宽松的市场格局难以改变,如果政策没有大的调整,小麦市场的后市行情走势仍将会以稳为主。
第一、 政策大幅调整的几率不会大
2015年国家最低收购价小麦收购价格与2014年持平,以往小麦价格连年上调的政策惯性思维已被打破,这说明国家对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制定基调带有明显的稳定市场色彩。在综合考虑粮食生产成本、市场供求、比较效益、国际市场价格和粮食产业发展等各方面因素的基础上,国家对2016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的制定基调仍会带有同样的预期,政策大幅调整几率不会大。一是2016年小麦最收购价继续维持上年以水平;二是基于宏观经济上行压力预期小幅调整收购价格,但大幅调整的几率肯定不会大。
不过也有市场人士认为,此前国家对东北临储玉米收储政策进行了调整,突出的特点收储价格大幅下调,收储标准将更为严格,政策印证将引导粮食价格回归市场,目前的玉米市场价格仍在跌跌不休。尽管作为主要口粮的小麦国家继续实施最低收购价政策不会改变,但政策是否会一如既往地为其提供支撑也有待观望。如果新年度小麦托市价格维持平稳,小麦后期以稳为主的市场行情将不会改变;如果小麦最低收购价一旦下调,政策的支撑力度将会减弱,小麦价格下跌的局面将不可避免。
第二、后市供强需弱的格局难以改变
今年小麦再度丰产丰收,我国小麦整体供需形势显得宽松。尽管今年国家托市收购数量较上年减少,但往年临储小麦库存依然高企,而且去库存也相当困难。据了解,当前2014年以前临储库存小麦仍可达1800多万吨。可以说国家对市场的调控既不缺粮源,亦不缺手段。另外,今年以来国内小麦市场需求持续疲弱,市场主体对小麦价格看涨预期发生转变,贸易空间受到挤压,持粮主体“囤粮赌市”心态已不复存在,小麦市场很难改变供给充裕的局面。
机构预计,2015年小麦总产量约为2310亿斤,2015/16年度国内小麦消费量约2297亿斤,虽然口粮需求随人口增加继续增加,但由于年度饲料用小麦数量下降,小麦新增供需结余约45亿斤。
受产能过剩、市场竞争激烈的制约,我国小麦面粉市场“麦强面弱”的矛盾一直相当突出。今年以来制粉企业开工率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8月份下旬以后面粉销售情况虽有所好转,但整体市场需求乏力的态势并没有实质性改变,尤其中小粉企在运营成本压力以及大型粉企的挤压下,生存环境极不乐观。迫于市场竞争的压力,制粉企业仍会采取随加工随采购的策略,库存基本能维持正常生产,不可能盲目增加采购而承担增加库存的风险,估计后期回暖程度照比往年或会大打折扣。
从小麦饲用情况来看,由于国储玉米库存庞大、再加之新粮上市预期临近,市场压力剧增,玉米价格一跌再跌,小麦饲用替代的消费已成昨日黄花。甚至有市场人士认为,玉米价格的大幅走低,不仅对小麦市场的间接支撑作用减弱,甚至一定程度上或会拖累小麦市场行情。
第三、小麦进口数量难有大幅增加
海关发布的最新进口数据显示,2015年8月中国进口小麦343392吨,同比增长871.72%; 2015年1-8月共进口小麦2039290吨,同比下降24.65%。虽然自5月份以来我国小麦进口连续四个月同比增加,但年初迄今进口总量仍是低于上年同期的。
受全球小麦供给充足需求不旺的制约,国际小麦期货价格自6月底来已经下跌了21%,创1986年来最大三个月跌幅。市场认为,随着美国、俄罗斯和乌克兰产量增多,全球库存在明年收获季节开始前有望攀升至历史高位。
截止9月下旬,10月船期美国2号软红冬小麦到我国港口完税价为1909元/吨,低于同等品质国产小麦港口销售价611元/吨。10月船期美国2号硬红冬小麦到港完税价为1942元/吨,低于同等品质国产优质麦港口销售价1138元/吨。
有市场人士预计,虽然后期进口小麦仍具有性价比优势,但因国内小麦库存充足,陈粮消化仍显困难,考虑到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及进口配额限制等因素,我国 2015/2016年度小麦进口量也难有大幅度的增加。
(来源:中国小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