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下旬以来,受流通粮源供给偏紧及市场需求渐趋回暖的影响,国内小麦价格温和上行,终端市场面粉、麸皮价格亦稳中有涨。
小麦市场在经历1个多月的恢复后,近期市场预期有所转变,稳中温和上行已成阶段主流。
产销区小麦价格温和上涨
随着市场流通粮源不断消化,近期小麦市场供需偏紧的现象较前期愈发明显,部分地区制粉企业虽不断小幅提高收购价格,但大多市场仍表现有价无市。市场供给与需求此消彼长,使得各地小麦价格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温和上涨。
当前,河北、山东、河南北部等地区制粉企业国标三等小麦进厂价为2400~2440元/吨,国标一等小麦大型制粉企业进厂价已调到2500元/吨以上。受质量影响,尽管江苏、安徽等地小麦价格上行幅度小于北方麦区,但目前企业挂牌收购价也上调至2300~2360元/吨之间,江苏中部面粉加工企业质量较高的小麦收购价甚至已达2430元/吨。11月下旬至今,主产区部分地区面粉厂收购报价上涨60~80元/吨。
受产区小麦价格上涨影响,近期南方销区小麦到港价格亦小幅上行。目前广东各港口2015年江苏产普通红小麦港口报价2460元/吨左右,福建福州港口报价2450元/吨,上涨20~40元/吨。据了解,近期南方销区小麦购销行情有所好转,但苏皖地区小麦发往华南销区的数量仍较往年偏少。
相关市场人士分析,小麦市场价格在经历10月初的“断崖式”下跌之后到当前的温和上行,行情变化使得市场预期发生改变。尽管当前市场仍显不温不火,小麦价格上涨不够过瘾,但阶段性稳中上行态势已基本确立,麦价再度落下去的几率已经很小。
终端市场需求回暖渐露端倪
随着节日临近,传统的面粉消费高峰将悄然而至,市场需求逐渐回暖。尽管当前制粉企业的开工率仍低于上年同期,但比前期还是有所提高的。据了解,10月份面粉加工企业的平均开机率基本在40%~45%,而11月下旬以来的开工率已基本恢复至50%~55%。
受近期小麦价格上涨影响,面粉市场整体虽仍显风平浪静,但部分地区价格亦出现小幅跟涨。当前主产区制粉企业特一粉出厂价基本在3080~3160元/吨,销区批发价3360~3400元/吨,大多也出现20~60元/吨的小幅上调。
近期猪料对麸皮的需求有所增加,主要原因是替代品玉米纤维价格上涨支撑麸皮价格上行。当前主产区制粉企业麸皮出厂价已基本站稳1100元/吨一线,个别地区甚至突破1200元/吨的价位。
市场预计,随着节日临近,终端市场消费将会不断增加,一些经销商将会逐步备货,阶段性需求旺季将会一定程度上继续支撑小麦价格。
临储拍卖成交或会有所复苏
按照常规,往年此时国家临储拍 卖是小麦市场供给的主要渠道,但今年的拍卖成交持续低迷,政策粮进入市场的数量大幅缩减。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2月1日,全国政策性小麦累计成交665万吨,远低于去年成交的1400万吨,山东小麦拍卖已有很长时间流拍。
临储小麦拍卖成交低迷,充分反映了市场对政策性小麦的需求不强程度。主要原因是市场价格低于政策性小麦销售价格,政策性小麦没有竞争优势,难以吸引企业参与交易。
目前,主产区制粉企业国标三等小麦进厂价在2360~2440元/吨之间,而托市小麦拍卖底价为2460元/吨,差价20~100元/吨,如果再加上出库费、运输费和其他杂费,实际到厂价格将会更高。
不过市场预计,鉴于小麦市场流通粮源不断减少的现状及企业节日备库增加的预期,后期一些企业为维持 节日生产或将不得已从拍卖市场采购部分小麦,临储小麦成交状况或会有所复苏,但临储小麦的拍卖价格仍是制约企业从竞价市场获取粮源的最大障碍。
供需博弈决定麦价上涨空间
由于小麦市场流通粮源供应偏紧,近段时间以来制粉企业多以消化库存为主,甚至有的企业库存殆尽。据了解,在11月下旬山东滨州、河北邯郸等地就陆续有面粉厂反映,因为小麦库存低位而影响到厂家开机。
有关资料显示,当前面粉加工企业的整体小麦库存指数为47,低于正常的50以上及去年同期55的水平。鉴于此,随着元旦、春节的临近,估计12月份制粉企业仍将陆续进入一年一度的适量备货日程。
市场粮源的减少、企业节日备库的增加,将会支撑小麦价格阶段性上行,但后市小麦价格的上涨空间,仍要取决于各市场主体的博弈程度。
供给上看,尽管流通市场小麦粮源减少,但国家临储库存庞大,后期市场也难以出现缺粮局面。而从需求上看,节前的市场需求虽有所增加,但大幅增长也不现实。更何况作为需求主体的制粉企业,运营压力一直较大,当前小麦价格也已经基本接近厂家可忍受程度,估计制粉企业也不可能盲目扩充库存而增加市场风险。
整体上看,节前的小麦价格将是低处有支撑,高处不胜寒,供需状况及国家政策调控仍将决定市场的方向。对市场各主体而言,有关业内人士提出的“谨慎乐观、适量备货、择机出手、不赌后市”的操作手段亦不失为上策。